国内领先的低温排酸肉龙头得利斯
时间: 2024-04-29 08:10:56 |   作者: leyu全站app

  得利斯:专注肉制品产业链,转型加码预制菜聚焦肉制品深加工,股权激励促发展

  专注肉制品产业链,转型加码预制菜。得利斯在国内首倡“冷却肉”消费概念, 加工工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。

  经过多年发展,产业体系布局逐渐由生猪屠宰、 肉制品深加工拓展到牛肉系列新产品精细加工、速冻调理产品加工等。

  1986-2010 年:聚焦传统生猪屠宰、肉制品加工行业。得利斯于 1986 年成立, 1989 年从德国、日本进口先进低温肉制品设备。

  经过探索和技术探讨研究推出 “得利斯”火腿,定位西式低温肉制品市场,成为全国首家低温肉制品制造 企业。

  2000 年,公司先后投入 2 亿元,引入丹麦、德国等国家先进的生产 线和冷藏设备,推出“得利斯”冷却肉,成为国内首家提供脱酸排毒冷却肉 的生猪屠宰企业。

  2002 年培育出具有自主知产权的猪仔品牌,并于 2007 年建立生猪可追溯安全体系。2010 年 1 月,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于深交所上市。

  落地“大消费”转型战略,布局肉制品精深加工,发力预制菜赛道。在 2010 年完成上市募资后,公司于 2011 年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。

  选择高品质欧德 莱猪作为原料,研发经自然发酵生产出的高端西式发酵类美食,发力肉制 品深加工,注重高毛利产品推出。

  2015 年,考虑牛肉与现存业务的协同及 高成长空间,公司计划布局牛肉类产品加工,并于 2017 年投资建设肉牛加 工项目,实现猪牛并举。

  2021 年,公司加速“大消费”转型战略落地,在加 快向高的附加价值肉制品领域转型的过程中,加大投入发力预制菜赛道。

  2021 年 7 月,公司在原有速冻调理产品系列基础上推出多种口味的米面类预制 菜品,并计划加速预制菜系列新产品推出。此外,公司已于 2021 年完成 10 万吨/年肉制品加工(预制菜)项目厂房建设并开始试运行。

  创始人郑和平为实际控制人,股权激励绑定核心高管利益。郑和平通过持有诸 城同路人投资有限公司 90.28%以及庞海控股公司 100%股份,持有得利斯48.63%股份,是公司实际控制人。

  2015 年,郑和平之女郑思敏接任董事长职务 并任职至今。2021 年,在业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,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 计划,于 6 月向符合授予条件的 96 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229 万股,充分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。

  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三期解除限售,2021 年至 2023 年业绩指引分别为,以 2020 年为基准,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 30%/60%/100%。

  同时,公司一直在优化晋升渠道,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积极引进行业优秀外部人 才,激发组织活力,推动公司经营持续稳定发展。

  近年来营收稳健增长,产品结构升级叠加成本下行带动 2021 年前三季度利润 高增。收入端来看,2016-2020 年公司收入 CAGR 约 20%,主要系屠宰扩张、 速冻调理类保持较快增速、扩充牛肉品类所致;

  2021Q1-Q3 收入增速 7%,保 持稳健增长。利润端来看,由于公司 2017-2019 年对已支付给澳大利亚相关公 司的预付款及保证金计提坏账准备(原定收购事项终止),致归母净利持续低位;

  2020 年在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影响下利润端高增;2021 年受益于猪价下行、积极 拓展高毛利深加工业务,盈利能力大幅回升,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 53%。

  冷却肉及冷冻肉为基本盘,深化高毛利深加工业务。2021 年以来,公司加速从 传统屠宰业务向以预制菜为核心的高毛利业务转型,2021H1 屠宰业务收入占比 下降至 60%,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新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 20%。

  冷却肉及冷冻肉:2016-2020 年,冷却肉及冷冻肉产品收入占比持续过半并呈 缓慢提升态势,由近 60%提升至超 70%,为公司基本盘业务。

  但由于屠宰 业务毛利率水平较低,公司加速业务转型,2021H1 冷却肉及冷冻肉收入占 比降低至 60%。同时,受益于 2021 年猪价下行,冷却肉及冷冻肉毛利率恢 复至近 5%水平。

  低温肉制品:公司低温肉制品加工生产的基本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,产品有圆 火腿、布拉格火腿、无淀粉系列火腿等,出售的收益稳健增长。低温肉制品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,2016-2020 年稳定在 30%左右。

  速冻调理产品:公司速冻调理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汤丸系列新产品(如鸡脯丸)、蒸烤 系列新产品(如奥尔良烤翅)及速冻调理肉制品(如培根、叉烧梅花肉、热 狗大亨等)。

  同时也包含以流沙包、密州香粽为代表的少数速冻面点产品。 2016 年以来,公司速冻调理产品收入占比较为稳定,维持在近 10%水平, 毛利率在 15%-25%之间波动。

  牛肉系列新产品:公司 2015 年计划布局牛肉产品加工,并于 2017 年投资肉牛 加工项目。在引进国外牛肉产品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食品加工经验,致力 于研发适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牛肉系列新产品。

  自 2019 年肉牛加工项目竣工 投产后,牛肉系列产品推广情况良好,出售的收益快速攀升。2021H1,牛肉 系列新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 12%,近年来毛利率基本稳定在 7%-10%。

  区域分布来看,以山东地区为主,辐射华北和华东市场。公司一直深耕山东市 场,2012-2018 年,山东市场营收占比 60%左右。

  2019 年起,公司加快全国化 开拓,向北拓展华北市场,向南开拓华东市场。2020 年,华北和华东别的地方 收入占比从不到 20%提升至超 50%,预计未来仍将持续贡献增长。

  预制菜是什么?预制菜是以农产、畜禽、水产品等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,配以各种辅料, 经过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。

  预制菜按照购买者需要自行加工的程度多少 分为即食食品、即热食品、即烹食品、即配食品四类,加工程度由深至浅,对 供应链(冷链、食材新鲜度等)要求由低至高。

  预制菜产业链:产业链上游包括家禽养殖、畜牧养殖、水产养殖、蔬菜种植以 及调味品生产业,上游养殖、种植等标准化程度高的公司参与预制菜生产可有 效降低成本。

  产业链中游为预制菜生产,包括成品菜和半成品菜的生产,产后 储存方式以冷藏和冷冻为主,常以冷链物流配送至下游。产业链下游为 B/C 端消费市场,当前 B 端占主导,占比达八成。

  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及催化在于:外卖崛起倒逼餐饮效率提升,冷链发展 保障供应链,疫情期间促消费、鼓励预制菜。

  从内生变化看:2014 年前后外卖市场崛起,缩短餐饮端备餐时间,预制菜开 始在 B 端初具规模。

  从外力变化看:冷链的发展进步支撑了产业链上游新鲜食材的运输至下游加 工食材、速冻半成品的配送。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,2020 年中国冷链物 流市场规模达到 3832 亿元,6 年 CAGR 为 16.92%。

  从短期催化看:2021 年末疫情仍然呈现点状多发,2020 年以来国内消费力有 所削弱,促消费政策不断出台。2022 年 1 月 1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关 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》。

  要求“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满足居民节日 消费需求”。在年节餐食方面,提出“创新丰富年节餐食,鼓励提供多品类 套餐、自主配餐、网上预订年夜饭食材等服务,鼓励制售半成品和“净菜上 市”。

  预制菜有效解决 B、C 端痛点,行业景气度高B 端:降本提效,顺应餐饮行业连锁化趋势

  预制菜有望解决餐饮行业“三高一低”困境。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大但分散程度高、 竞争非常激烈,普遍面临食材成本高、房租高、人力成本高、毛利率低的“三高一低” 困境。

  使用预制菜在餐饮企业成本构成中体现为原材料成本增,人力、房租、 能源成本减,整体净利率预计提升 7pct。

  使用预制菜能够去厨师化,使 做饭流程标准化,提升运营效率,增强门店扩张的可复制性。预制菜提 供商本身具备菜品研发实力,使餐饮企业在去厨师化过程中能确保菜品多样 化以及菜品持续出新。

  外卖用户规模和订单量高增,预制菜帮助 B 端解决时效性。根据中国网信办统 计数据,2020 年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 4.19 亿人,较 2016 年翻倍以上增长, 使用率达到 42.3%,外卖规模扩大推动餐饮业订单数量日益增长。

  根据美团披 露全国各地销售数据,2021H1 美团的餐饮外卖日均交易近 4000 万笔,相较于 2015 年的 170 万笔增长近 22 倍。外卖规模爆发式增长考验餐饮企业处理订单 的效率,预制菜能够有效解决其生产时效性问题。

  餐饮连锁化率提升,推动产品标准化。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餐饮行业 2016-2019 年 CAGR 为 9.28%,其中连锁餐饮规模 CAGR 为 11.13%,增长显著 快于餐饮行业。

  中美对比来看,2019 年美国餐饮连锁化率达到 54.3%,中国仅 为 10.3%,后续提升空间大,驱动的可持续性较强。

  餐饮连锁化要求食材的标 准化供应,以保证菜品味道的一致性,同时需要严格的成本控制以达到快速扩 张,故而催生了一批预制菜 to B 企业。

  C 端:生活节奏加快、家庭结构变迁刺激预制菜需求,生活节奏加快、家庭结构小型化、老龄化趋势对三餐便捷性和快节奏需求提升。

  “懒人经济”诞生:艾媒数据显示,71.9%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目的是节省时 间,且一二线城市用户居多、占比达 65.5%,以 20-40 岁中青年为主、占 比达 81.3%。

  由于 C 端消费需求多样性较高,我们判断后续对于预制菜的 菜品、口味等需求将会逐步提升,同时由于目前预制菜售价均价高,与下 沉市场的适配度较低。

  家庭结构角度:根据公安部统计,2019 年全国、城市平均每户户籍人口数量 分别为 3.08 人/户、2.98 人/户,处于下行通道。

  家庭结构小型化对居民饮 食习惯产生一定影响:每餐食用人数减少,为减少饭食剩余或浪费,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按单人量或多人量定制的预制菜需求提升;正餐“仪式感”降低, 居民更倾向于将做饭过程简单快捷化。

  老龄化趋势: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统计,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11年的13.7% 上升至 2019 年的 18.1%,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,预制菜也可满足老年人做 饭简单化需求。

  预制菜成长属性强、未来 5 年 CAGR 有望达到 24%,行业竞争格局分 散

  根据餐饮市场推算,2021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约 3000 亿元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,2021 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为 4.69 万亿元。

  2019 年餐饮业原料进货成本占据营业收入比例均值为 42%, 假设该比例不变,测算出 2021 年餐饮原料市场规模为 1.96 万亿元。

  由于中国 预制菜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,假设 B 端渗透率为 10%-15%,测算出 2021 年预制菜 B 端市场规模为 1963-2945 亿元。

  根据中国预制菜市场 B 端占比 80% 测算,估算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(B+C 端)为 2454-3682 亿元。

  近十余年中国预制菜市场可对标日本 20 世纪 70-80 年代,先 B 端后 C 端。

  这 两个时段内,中日餐饮市场均实现快速翻倍,核心家庭比例(成年父母+未成年 子女家庭、非老年父母+成年子女家庭)均有显著提升,中日人均 GDP 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趋势也较为相似。

  从渠道结构来看,20 世纪 70-80 年代 日本经济快速地发展推动餐饮行业蒸蒸日上,速冻食品 B 端快速放量。

  而 C 端消 费需求需要长期培养,且需要冷链配送体系的支撑,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商超 便利店系统完善,速冻食品 C 端开始放量。

  原材料采 购成本占比 42%不变;参考日本先 B 端后 C 端的发展的新趋势,预计 2026 年预 制菜 B 端占比降至 70%。

  我国预制菜行业竞争格局分散,整合空间大。2011 年预制菜企业注册量为 1796 家,2020 年已爆发式增长至 1.25 万家,但注册资本大多分布在在 100 万以内,已 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的销售额普遍处于 10 亿以下,竞争格局分散

  同时,由于 中国幅员辽阔、菜系众多,不一样的地区饮食口味有较大差异,预制菜企业的区域 分布特征明显,尚未出现规模化的大单品。

  根据产业链环节参与玩家大致可分 为:上游农牧水产企业,如双汇发展龙大美食得利斯圣农发展、国联 水产等;

  中游食品加工公司,如安井食品(冻品先生)、三全食品、千味央 厨等;下游零售端企业,如味知香、绿进、海底捞、西贝莜面村、盒马生鲜等。

  各类预制菜企业要想突围,重点是:产品研制能力,满足多元化需求; 规模生产优势及供应链运营效率;对销售通路的把控,即 B 端客户资源 的沉淀及 C 端品牌力的打造。

  公司预制菜品类丰富,2020 年收入占比 10%+。公司依托上游屠宰布局,具备 原材料优势及规模化生产能力,同时依靠子公司丰得利拓展米面系列新产品。

  公 司预制菜产品分四大品类,即牛肉制品(肥牛卷、牛排等)、速冻调理产品(热 狗大亨、奥尔良鸡翅、甜不辣、鱼豆腐、鸡肉丸等)、即食休闲系列(酱牛肉、 密州烧鸡、猪头肉、青花椒风味香肠、啵啵肠等)、速冻米面产品(夹心油条、 焖面等)。

  2022 年初有多个已上市或计划上市的新品,以猪肉、牛肉预制菜为 主,包括臻享红烧肉、臻享四喜丸子、香卤猪蹄、水晶五花肉、藤椒护心肉、 臻享红烧牛腩、元气牛肉汤、香卤牛腱肉、叉烧梅花肉等。

  2020 年公司预制菜 收入 3.68 亿元,同比增长 36.01%,占总体营收比重达到 11.2%,其中速冻调理 类产品收入 2.35 亿元,占比 63.7%。

  2021Q1-Q3 公司预制菜整体毛利率为 16.74%,其中速冻调理类、速冻米面类、即食休闲系列、牛肉系列产品毛利率 分别为 14.96%、22.12%、28.59%、15.15%,牛肉制品毛利率提升显著。

  预制菜产能加码,有望成为新增长极。近年来公司加快食品板块产能扩充: 2017 年尝试中央厨房业务并进军牛肉加工领域,2019 年竣工投产 3 万吨牛肉类 预制菜;

  新增 10 万吨山东调理肉制品产能项目建成,2022 年初已开始试生 产;山东丰得利食品一期项目共建成 2 万吨速冻米面食品产能,产值约 2-3 亿元,二期将根据一期使用情况择机建设。

  目前公司预制菜产能合计约 15 万吨, 包括在建陕西基地预制菜产能 5 万吨,预计 2022 年中下旬释放,增长潜力大。

  渠道端,以大客户、经销渠道为主,21H1 营收分别为 6.96 亿元、5.73 亿元,占比 43.4%、35.8%;直营渠道占比较小,21H1 营收 1.41 亿元,占比 8.8%。

  大客户渠道:企业成立大客户部专门进行餐饮渠道客户的开发、维护,按客 户的品类、规格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,是未来开发预制菜 B 端客户的主要 渠道。

  经销商渠道:公司与经销商签订年度合同,约定销售任务。经销商主要面向 商超、专卖店、社区店等 C 端客户,主要销售冷冻肉以及低温肉制品等。

  宾得利快厨是公司旗下新零售便利店的代表,以经销商加盟为主,经营火 锅、烧烤食材以及预制菜类产品,目前在山东济南、潍坊、烟台等城市开 设了数十家线下专卖店,同时在天猫开设线上旗舰店,由公司供货,经销 商管理。

  直营渠道:分为线上和线下直营渠道,线上主要通过在天猫、京东等电商平 台开设旗舰店;线下主要为公司开设的旗舰店、展示店和进驻大型商超的 品牌专柜。

  公司预制菜业务 B 端和 C 端占比为 7:3,近三年重点拓展 B 端,长期布局 C 端。

  B 端:公司 B 端拓展主要以大客户部开发和维护为主,经销商进行辅助开拓, 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 B 端客户包括与杭州汇裕、江苏雅玛吉、锅圈食汇、 正新鸡排、盒马鲜生、便利蜂等。

  根据预制菜行业先 B 后 C 的发展经验, B 端渗透率提升相对容易,公司近三年以 B 端客户开发为主要方向,重点 客户为有全国化需求、规模在 100-500 家门店的连锁餐饮客户。

  C 端:公司主要通过商超、专卖店、电商等渠道触达 C 端。公司将 C 端市场 划分为老年人市场和年轻人市场,以老品牌继续拓展老年人市场,开发新 品牌培育年轻人市场,使其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场景。

  屠宰行业整合空间大,公司区位优势显著,屠宰业集中度有望提升,猪价下行期屠宰弹性大上下游分散、私屠滥宰、地方保护导致屠宰行业集中度低

  我国为猪肉消费大国,生猪出栏量逐步恢复。从生猪出栏量来看,2015-2018 年我国生猪养猪出栏持续保持在近 7 亿头规模,2019 年非洲猪瘟爆发后,生猪 出栏量大幅下滑至 5.44 亿头,2020 年进一步回落至 5.27 亿头。

  随着 2019 年 9 月开始行业补第一波产能、复产相对顺利,2021 年出栏量大幅回升,前三季度 出栏 4.92 亿头,同比增长 35.9%,由于四季度生猪产能继续释放,预计出栏量 或在 2 亿头以上,全年有望达到常规 7 亿头水平。

  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,常规 年份我国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在 20KG/年,猪肉产量约 5500 万吨,占肉类总产 量的 63%左右。

  2019-2020 年受生猪出栏量降低影响占比下滑至 54%左右,预 计 2021 年消费结构逐步回归常态。同时,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及消费观念转变, 我国猪肉消费习惯正逐渐由热鲜肉转向冷却肉。

  屠宰行业高度分散,产能利用率较低。2018 年中国屠宰行业 CR3 仅为 4.5%, 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占比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,而美国 2015年 CR3 已经达到 61%。

  国内低效产能的冗余阻碍规模化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。 从双汇发展控股股东万洲国际的区域产能利用率也能验证,美欧地区的产能利 用率均在 90%+。

  近几年美国地区产能更是满负荷运转,而中国双汇产能利用 率长期维持在 60-70%,19 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滑至 54%。

  上游生猪养殖分散:2018 年全国生猪出栏 6.9 亿头,CR5 仅 5%左右,最大 的温氏出栏量 2230 万头,市占率仅 3%,极其分散。

  美国成熟的生猪养 殖业态 CR3 占比超过 25%,排名第一的史密斯菲尔德市占率达到 15%。

  经 历非洲猪瘟的行业大洗牌后,龙头企业凭借防疫、成本、资金、土地、人 才储备等多元优势实现快速扩张,2020 年我国 CR5 提高至近 10%。长期 来看,对标美国养殖业态,我国养殖企业市占率提升空间大。

  下游销售渠道分散:生鲜肉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农贸市场、酒店餐厅、商超、 大卖场、零售店等,其中农贸市场作为传统流通渠道占比超过 50%,但通 常只销售热鲜肉。规模化屠宰企业产品以冷却肉为主,产品溢价无法有效 兑现。

  规模化企业成本更高:规模屠宰在检疫标准、环保治理等方面受到国家法规 限制,而私屠滥宰尽可能规避各项设备投入和费用,头均利润在 50-80 元, 明显高于规模化企业。

  地方保护主义加大规模化企业异地扩张难度。环保趋紧叠加非洲猪瘟,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

  近年来环保趋紧,上游养殖散户逐步出清,利于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。2013 年 底我国农村和农业环保领域首部国家级行政法规《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》 出台,加强监管养殖环保。

  2016 年步入环保禁养高峰期,2017 年禁养区划定范 围逐渐向西南、东北、西北等地区扩大,因环保整治减少生猪存栏分别达到 3600、2000 万头。

  除了上游的整治外,环保部还出台了《屠宰与肉类加工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在屠宰端直接施压,私屠滥宰也将加速出清。

  非洲猪瘟促进整合,变革传统生猪调运方式。养殖端,散养户存在不规范 豢养,低端产能泔水猪的发病率比正常豢养的猪要高出 30-50%,防疫能力薄弱 加速散户出清,带动下游屠宰集中度提高。

  屠宰端,鼓励屠宰企业通过兼并、 重组、标准化示范创建,提升规模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水平。此外,加大对于 猪肉走私与跨省私运的打击力度,鼓励各生猪屠宰企业推行“就近屠宰、冷链运 输、冷鲜上市”模式。

  从“调猪”到“调肉”的转变催生屠宰业务区域性聚集,加速 屠宰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。

  2019 年年初全国屠宰厂 9700 多个,年底降到 5000 个,剩下有近 2000 家是年产能只有 2 万头的小厂,是未来 3-5 年淘汰的对象,预计未来有望降到 3000 家左右。

  非洲猪瘟疫情催化本轮猪周期,目前处于猪价下行通道。2018 年 8 月中国首次 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之后,多地出现了非瘟疫情,生猪供给量的减少推动了猪价的新一轮上涨,2019 年 10 月高点突破 40 元/KG。

  2019 年四季度起行业开始补 第一波产能,10 月能繁母猪存栏自非瘟发生以来首度转正。2020 年复产顺利, 前期补栏产能逐渐兑现生猪出栏,逐步弥补供给的不足,猪价自 2021 年 1 月起 进入快速的下跌通道。

  2021Q3 以来猪价深跌,行业进入去产能周期,11 月末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已经较 2021 年 6 月高点下降 7%。随着天气转凉、年底 消费旺季来临,猪价迎来小幅回升,从低点 11 元/KG 上涨至 16-17 元/KG 中枢。

  短期猪价反弹延缓了产能去化的速度,叠加生猪存栏量尚处于高位,预计 2022 年上半年猪价将再度探底、下半年或有反弹,全年均价预计 16 元/KG,同比降 幅 20%左右。

  猪价下行期屠宰行业量利齐升,通常规模化企业生猪屠宰头均利 润在 50-60 元/头,低猪价阶段头均利润高点可达到 80-100 元/头,利润弹性大。

  区位优势明显,生猪资源供应稳定。公司处于胶东半岛区域,山东省作为国内 最大的生猪养殖与猪肉生产基地之一,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均在全国位居前 列。

  2021 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 3307.5 万头,同增 47.00%,占全国比重的 6.72%。 子公司吉林得利斯位于松辽平原,该区域是生猪养殖的潜力增长区,同样猪源充足。

  公司拥有山东、北京、陕西、吉林四大基地,覆盖华东、华北、西北和 东北等广大地区,区位布局优势明显,保证公司有充足稳定的生猪资源,从供 给端有效支撑公司稳步扩张屠宰规模。

  屠宰产能开拓西北市场。2021 年公司现有屠宰产能 300 万头/年,其中山东与吉 林基地产能分别为 100 万头/年、200 万头/年。

  此外,公司定增募投计划的咸阳 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(200 万头/年)也将尽快投产,达产后屠宰区域将 扩展至西北地区,增强西北地区、西南地区市场辐射力及产品渗透力。

  产品端,首创低温脱酸冷却肉工艺,生产与加工技术领先。公司根据猪胴体不 同分割部位,提供包括冷冻肉与冷却肉在内不同屠宰产品。

  作为国内首倡“低温 脱酸排毒”冷却猪肉的企业,得利斯生产与加工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公司屠 宰中采用三点式麻电制晕与真空放血技术,能够有效解决活宰应激反应引起的 肉品颜色、质量方面缺陷。

  屠宰后将胴体第一时间在零下 18℃环境中预冷 1-2 小时,随后转至 0-4℃环境中进行 16-24 小时脱酸排毒,使用两段式快速冷却技 术使得提升排酸效果的同时缩减时间,提高生产效率。

  渠道端,以大客户为主,线上线下积极拓新渠道。公司冷却肉、冷冻肉主要通 过大客户模式销售,与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、知名连锁餐饮集团、便利店建立 长期稳定合作关系,且注重对企事业单位产品供应,已成为山东、陕西、吉林 等地部分学校冷却肉产品供应商。

  公司屠宰产品销售建立起以山东为核心,以 北京、西安、吉林为区域中心的市场区域布局体系,是国内少数拥有多层次客 户群体、合理市场网络和完善冷链运输体系的企业之一。

  此外,公司积极拓展 新渠道资源,线上对接生鲜电子商务平台,开设天猫、京东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旗舰店;线下在大型超市或人流密集区域开设主题肉店和店中店,增强客户体 验。

  公司依托屠宰业务规模基础及区位优势,2021 年后加速“大消费”转型战略落地, 全力发展肉制品深加工业务,发力预制菜领域。

  预制菜赛道高成长性,假设 2021-2026 年餐饮市场年均复合增速为 5%、预制菜 B 端渗透率为 25%,2026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 9000 亿元。

  行业竞争格局分散、整合空间大,近 年来公司速冻调理品和牛肉制品收入占比明显提升,随着未来预制菜产能释放, 有望快速成长,预计 2020-2023 年公司速冻调理品和牛肉制品收入 CAGR 将达 到 65%/103%。

最新新闻

外卖盛行逼死火腿肠“全球猪王”双汇力赌低温肉市场不买账

2024-02-16

从2013年开始的全面转型并不顺利,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市场增长乏力,而71亿美元跨国收购换...

2023年猪肉制品未来发展的新趋势预测

2024-02-16

据产业调研网发布的肉制品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的新趋势预测报告(2023-2029年)显示,国内肉制...